抗精神失常药是2019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药理学”科目涉及到的考点,要掌握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抑制的是什么,作用的受体是什么都需要掌握;另外产生了哪些变化。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具体的考试资料,详情如下:
近期热点:实践技能公开课免费预约 4月份中西医助理医师学习计划!

【推荐汇总】中西医助理医师2019年考试大纲《药理学》17个高频考点小结!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氯丙嗪药理作用

2.丙米嗪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突触前膜对NA和5-HT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促进突触传递功能,抗抑郁。自主神经:M-R;心血管:奎尼丁样直接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抑郁症、遗尿症。
3.碳酸锂药理作用其药理机制为抑制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促进儿茶酚胺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显著控制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对双向情感障碍也有作用。不良反应: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中毒出现胃肠道反应。
【易错易混辨析】 易混淆考点:丙咪嗪抑制的是NA和5-HT摄取,碳酸锂抑制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氯丙嗪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