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断学中,虚证和实证是两种基本的病理状态,它们反映了人体正气(即生理功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之间的消长关系。这两种证候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不同。
1. 虚证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惫无力、声音低微、呼吸短促、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便秘但力弱难排、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或嫩红,脉象细弱。虚证又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等不同类型。
2. 实证主要表现为:身体壮实、面红目赤、情绪烦躁易怒、声音洪亮、呼吸急促有力、胸腹胀满拒按、便秘或腹泻但排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紧。实证包括了风寒湿热等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病证以及食积、痰饮、血瘀等内生病因导致的各种病症。
简单来说,虚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引起的疾病状态;而实证则是由各种致病因素过盛造成的病理反应。在治疗上,针对虚证应采取补益的方法来增强体质;对于实证,则需要采用泻法以清除体内的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