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西医常用哪些药物来止血?

西医在处理出血时,常用的止血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止血敏(酚磺乙胺):这是一种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能够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其通透性,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2. 氨甲环酸:该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来阻止已经形成的血块被分解,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纤溶亢进性出血。
3. 维生素K1: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和X所必需的辅因子。当这些凝血因子缺乏时,可以使用维生素K1进行补充治疗,对于因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过量导致的凝血障碍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4. 止血芳酸(氨基己酸):它能与纤溶酶原竞争性地结合到纤维蛋白上,阻止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从而防止已经形成的血块被溶解,用于治疗和预防手术后或创伤后的出血。
5. 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等局部止血材料: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物”,但它们在手术中或者伤口处理时经常用到,能够迅速吸收血液并形成凝块,帮助控制出血点。

以上就是西医常用的几种止血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