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渗性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和钠盐按正常比例丢失,导致细胞外液量减少但渗透压基本保持正常的状况。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对于等渗性脱水的补液治疗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 先快后慢:开始时以较快的速度补充液体,迅速改善血容量不足和休克状态;随着病情好转,则应减慢输液速度,避免过度负荷心脏。
2. 定量定速:根据患者的体重、脱水程度以及尿量等情况计算出需要补充的总液体量,并据此确定每小时或每日的补液速率。一般情况下,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水盐溶液;中重度则需静脉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3. 见尿补钾:只有当患者有尿排出时(通常指24小时内尿量超过500毫升),才考虑补充钾离子。这是因为肾脏对钾的排泄能力较强,若无尿则容易造成高血钾症。
4. 调整酸碱平衡:根据血液气体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并相应地调整补液种类(如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5. 综合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还可以采用中药调理,如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方法辅助治疗。
6. 监测反应: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