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眩晕常用哪些主穴进行针灸治疗?

在中医针灸治疗眩晕时,常用的主穴包括风池、百会、内关和太冲。这些穴位的选择是基于它们对头部血液循环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 风池:位于颈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此穴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对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眩晕有很好的疗效。
2.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百会为督脉之要穴,能升提阳气、醒脑安神,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眩晕症状。
3.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具有宽胸理气、降逆止呕的作用,对于心脾两虚或肝胃不和所致的眩晕有良好效果。
4. 太冲: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中。太冲是肝经原穴,能平肝息风、疏泄肝胆之火,对因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尤为适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差异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食疗等综合施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2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