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疔、疖是中医外科常见的几种疾病,它们在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上各有不同。
1. 痈:痈是指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四肢和背部。痈的特点是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范围较大,中心部软化后可形成波动感,破溃后流出大量脓液。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外感风温、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导致的内生热毒。
2. 疽:疽是指深在性组织(如肌肉、筋膜等)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常见于四肢和臀部。与痈相比,疽的位置更深,疼痛剧烈,局部皮肤颜色变化不大,但有明显的压痛感和波动感。中医认为疽多因寒湿之邪侵袭所致,或由气滞血瘀引起。
3. 疔:疔是一种发生于毛囊及其附属结构的小而深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好发于面部、颈部及上肢等处。疔的特点是个体较小但根脚较深,红肿范围有限,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疔多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
4. 疖:疖是指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部、颈部、背部等油脂分泌旺盛区域。疖的特点是局部出现红色丘疹或小硬结,逐渐增大并伴有疼痛感,成熟后中心可形成白色脓头,破溃排脓后愈合较快。中医认为疖多由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所导致。
以上就是对痈、疽、疔、疖各自特点的简要介绍,在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