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受体,即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平滑肌和腺体等部位。当M受体被激动剂激活时,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对于心脏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率减慢:M受体激动后通过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来降低心率。
2. 传导速度下降:M受体激动能减少房室交界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导致兴奋在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变慢,可以引起PR间期延长。
3. 心肌收缩力减弱:激活M受体会使心肌细胞内的钾通道开放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膜超极化,减少钙离子流入,进而降低心肌的收缩力。
这些效应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使用选择性的M受体激动剂来实现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例如,在治疗某些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可能会用到这类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多个组织中,因此使用M受体激动剂时需要考虑到其可能带来的其他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