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也称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断、治疗或预防性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1. 接触传播 这是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途径之一,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直接接触指病原体通过皮肤或者黏膜直接从感染者传给他人;间接接触则是通过被污染的手、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传播。
2. 飞沫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颗粒,这些颗粒可能直接落在易感者的眼睛、鼻子或口腔内,造成感染。此外,近距离(通常指1米以内)接触也可能导致飞沫传播。
3. 空气传播 一些小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并随空气流动而扩散至更远的距离,从而引起远处个体的吸入性感染。
4. 共同媒介物传播 指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药品等共同媒介物导致多人同时受到感染的情况。例如,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受污染的血液制品都可能成为此类传播途径。
5. 生物媒介传播 在医院环境中,某些生物如昆虫(蚊子、跳蚤)也可能携带病原体并将其传给患者。
针对上述各种传播方式,医疗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