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面色--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快来跟小编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吧!
清代汪宏据《内经》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搏、泽夭。浮,是色显于皮肤之表,说明病邪在浅表,病情尚轻;沉,是色隐于皮肤之内,说明病邪入里,病情较重。清,是面色清洁明润、舒展均匀,其病多属阳证;浊,是面色晦暗混浊、惨淡不洁,其病多属阴证。微,是色浅淡,为正气不足;甚,是色深浓,主病邪亢盛。散,是色疏散而开展,常见于新病或病将痊愈;搏,是色壅滞某部,常见于久病而病邪积聚。泽,是面色明润光泽,气血充盛;夭,是面色枯槁,缺少光彩,说明气血虚弱,是生命垂危之象。望色十法可从总体上辨表里、阴阳、虚实、久近、成败,具有望色纲领的意义。
备考神器:
中医骨伤科副高职称考试题库+点题卷+备考卷+视频课
中医骨伤科正高职称考试题库+点题卷+备考卷+视频课
以上就是“望面色--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的全部内容啦,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骨伤学职称考试栏目!
编辑推荐:
望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问经带--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问二便--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问睡眠--失眠、嗜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问耳目--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内容丰富 题量给力
免费试用
¥198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