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是什么?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是什么?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希望对各位初级护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为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自然界中,正常人口腔、皮肤、阴道中都可分离出本菌。念珠菌也常寄生于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可因接触这些食品而受染。新生儿出生2天,即可在口腔中发现本菌。是由于通过产道时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受染。平时此菌与口内其他微生物存在拮抗作用保持平衡状态,故不发病。该菌在酸性环境下易于生长,当口腔不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使免疫机制受抑制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糖尿病或恶病质等全身严重疾患、假牙下方pH偏低等情况时该菌就会大量繁殖而致病。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属隐球菌科。据认为25%~50%的健康人,其口腔、消化道、阴道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以后,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转化为致病性的,故称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或条件性感染。

白色念珠菌为酵母样菌,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不耐热,喜酸恶碱,生长最适宜的pH为4~6。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而产生酸和气体,发酵蔗糖产酸,不发酵乳糖。白色念珠菌由完整的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胞核组成。其胞壁与其致病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胞壁主要由多聚糖组成,如α-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等。外层的蛋白质和甘露聚糖形成复合物在表面形成网状结构,有助于表面抗原的表达并与黏附作用有关。

婴儿雪口病,常是在分娩过程中为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也可通过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哺乳器或母亲乳头而引起感染。

白色念珠菌系条件致病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精华知识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初级护师栏目!我们提供专业的备考经验技巧、精炼的复习资料!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