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高血压分级及其临床表现—中医执业医师高频考点”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见下表。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 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如果只有收缩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见于高血压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少见(约<5%),见于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所致的血压增高。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竭的病人。
(3)脉压增大和减小 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高血压分级及其临床表现—中医执业医师高频考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