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骨伤科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想学习,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诊断
1.症状
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腰腿疼痛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中央型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为会阴部麻木、刺痛、二便功能障碍,阳痿或双下肢不全瘫痪。少数病例的起始症状是腿痛,而腰痛不甚明显。
2.体征
(1)腰部畸形:腰肌紧张、痉挛,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后凸畸形。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内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外上方(肩上型),则脊柱向健侧弯曲。
(2)腰部压痛和叩痛: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和叩击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
(3)腰部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期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绝大多数患者腰部伸屈和左右侧弯功能活动呈不对称性受限。
(4)皮肤感觉障碍: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早期多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引起小腿前外侧、足背前内侧和足底皮肤感觉异常;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引起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中央型突出则表现为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腰5神经根受压,引起伸肌力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踝跖屈和立位单腿翘足跟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4神经根受压,引起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神经根受压,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即头颈部被动前屈,使硬脊膜囊向头侧移动,牵张作用使神经根受压加剧,而引起受累的神经痛;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即压迫患者的颈内静脉,使其脑脊液回流暂时受阻,硬脊膜膨胀,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挤压,而引起腰腿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
3.影像学检査
(1)X线检査:腰椎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椎体可见休默结节等改变,或还有椎体缘唇样增生等退行性改变。X线平片的显示必须与临床的体征定位相符合才有意义,主要以排除骨病引起的腰骶神经痛,如结核、肿瘤等。
(2)CT、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形态、髓核突出的解剖位置和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必要时可加以造影。CT、MRI的检查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鉴别诊断
1.骶髂关节劳损
出现一侧腰臀部及股外侧疼痛或不适,跛行以及直腿抬高受限等症状。但无明显放射痛,无肌力、感觉和反射改变,且压痛部位在骶髂关节处。
2.腰椎结核
腰痛,少数有神经根激惹症状,也可合并截瘫。多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血沉加快等。X线片显示有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等改变。
3.椎管肿瘤
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出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椎管外肿瘤,如转移性骨瘤、脊椎血管瘤等亦可对马尾神经和脊神经造成压迫损害。神经损害症状严重而广泛,病程发展为进行性,休息不能缓解症状。可疑病例可做腰穿脑脊液检查或行CT及脊髓造影检査。
4.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为最突出的症状,骑自行车或卧床时多无症状,检查可无任何异常体征。少数患者可有根性神经痛表现。严重的中央型椎管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CT检查或脊髓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相关推荐:
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考试报名汇总
浙江省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考核考试时间延迟通知汇总!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妇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考点精粹!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五脏之间的关系
上文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医骨伤科学考点”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