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消化道出血
定义:消化道出血(除外口腔的消化道即食管到肛门)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肝、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
2、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呕血
一、定义: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二、病因
1、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炎症、肿瘤、溃疡、外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炎、胃癌。
3、肝脏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胆道胰腺疾病:胆总管壶腹部肿瘤、胆道寄生虫、急性胰腺炎、胰腺癌。
5、其他: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尿毒症,血液病等。
三、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2、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心悸、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鉴别诊断
1、“假性呕血”:鼻、咽、口腔等部位出血。2、食物与药物:服用铁剂或食入动物血。3、与咯血鉴别:
下消化道出血
一、定义: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隐血便三类。
(一)鲜血便:病因及临床表现:结肠癌、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痢疾、伤寒、副伤寒、血友病等。
便后滴血——痔疮、肛裂、直肠肿瘤。色鲜红,不与大便混合、附着于大便表面
结肠炎症——血便、粘液脓血便
结直肠癌——也可排出脓血或粘液血便
小肠病变——水样血便
(二) 右半结肠癌——暗红色与粪便相混、柏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称为柏油样便。
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小肠)血液在肠内停留长,亦可产生柏油样便。
(三) 隐血便: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时,只有靠隐血试验才能检出,称为隐血便。消化性溃疡活动期隐血试验阳性,缓解期隐血试验阴性,消化道肿瘤持续性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