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传统治疗法-拔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拔罐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如何正确使用拔罐法呢?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

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医学教|育网整理|.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

2、适应范围

拔罐法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湿痹:如肩背痛,腰腿痛

(2)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3)胃肠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

(4)刺血拔罐适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3、注意事项

(1)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4)如出现烫伤,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医学教|育网整理|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拔罐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