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开始,虽然科目较多,知识点复杂,但是我们不能有胆怯心理,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执业助理中医师常考点“休克的诊断要点和休克程度分级””,如下:
诊断要点
①有诱发休克的诱因;
②意识障碍;
③脉搏细速>100次/分或不能触及;
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征,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30ml/h;
⑤收缩压<80mmHg;
⑥脉压差<20mmHg;
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符合第①条及②③④条中的两项和⑤⑥⑦条中的1项即可诊断。
分期诊断 临床上按照休克的发展经过及病情轻重,分为3期,即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见下表)
休克分期及指标变化

病情评估
一、临床监测内容
休克依据病理生理变化分为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处于每一期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同,及时识别及评估,进行针对性治疗,意义重大。
1.临床表现
(1)精神状态: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患者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或从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
(2)肢体温度、色泽 反映体表灌流情况。四肢皮肤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苍白,而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表示末梢循环不良。
(3)脉搏 休克时脉搏细速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休克指数是临床常用观察休克进程的指标,是脉率与收缩压之比。休克指数小于0.5表示无休克,1.0~1.5表示存在休克,超过2表示休克严重。
2.血流动力学改变
(1)血压 是休克诊断及治疗中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休克早期,血压接近正常,随后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脉压低于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转好。
(2)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功能、胸腔和心包内压力及静脉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正常值5~12cmH2O。在低血压的情况下,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3)肺动脉楔压 有助于了解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反映肺循环阻力情况。正常值6~15mmHg。肺水肿时超过30mmHg。肺动脉楔压升高,即使中心静脉压虽无增高,也应避免输液过多,以防引起肺水肿。
3.心电图
心电图改变显示心脏的即时状态。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会导致心动过速。
4.肾功能
动态监测尿量、尿比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电解质等。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的指标,同时也反映其他器官灌注情况,是临床补液及应用利尿、脱水药物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休克时应留置导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尿量,抗休克时尿量应超过20mL/h。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时,表示休克已纠正。
5.呼吸功能
包括呼吸的频率、幅度、节律、动脉血气指标等。
6.生化指标
休克时应监测血电解质、血糖、丙酮酸、乳酸、血清转氨酶、氨等血液生化指标。此外,还应监测DIC的相关指标。
7.微循环灌注
①体表温度与肛温:正常时二者之间相差约0.5℃,休克时增至1~3℃,二者相差值愈大,预后愈差;
②红细胞比容:末梢血比中心静脉血的红细胞比容大3%以上,提示有周围血管收缩,应动态观察其变化幅度;
③甲周微循环:休克时甲周微循环的变化为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缺血,甲周苍白或色暗红。
二、休克程度分级
1.轻度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10%~20%。患者神志尚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多而稀薄,四肢寒凉,脉速有力,尿量减少,心率超过100次/分,收缩压多在80mmHg或以上,脉压低于30mmHg。
2.中度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20%~30%。患者神志恍惚,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口干,出汗多而黏稠,脉速无力,四肢凉,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60~80mmHg,脉压低于20mmHg。
3.重度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30%~40%。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面色苍白伴有发钳呈大理石花纹样改变,脉速弱不易触及,四肢厥冷发绀,无尿,心率超过120次/分,心音低钝,收缩压在40~60mmHg甚至更低。
4.极重度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超过40%。患者进入昏迷状态,呼吸浅而不规则,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极弱不易触及,心音低钝呈单音律,收缩压低于40mmHg,尿闭,可见广泛皮肤黏膜出血,伴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休克的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助理执业中医师内科考点
2020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脑出血”治疗方法+模拟试题
以上关于“2020执业助理中医师常考点“休克的诊断要点和休克程度分级””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新闻政策、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栏目。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