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基础考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基础考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产后腹痛

概述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本病以新产后多见。

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西医学称“宫缩痛”、“产后痛”,属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若腹痛阵阵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治疗。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冲任、胞宫的不荣而痛和不通则痛,其原因有血虚和血瘀。

鉴别诊断

与产后伤食腹痛、产褥感染腹痛、产后痢疾鉴别。

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方药:肠宁汤。

肠宁汤:当归熟地 阿胶 人参 山药 续断 麦冬 肉桂 甘草

2.瘀滞子宫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暗,脉沉紧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

产后身痛

概述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辨证论治

1.血虚证: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2.肾虚证:产后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暗,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方药: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黄

3.外感证: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

4.血瘀证: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暗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暗,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一妇人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最佳治法是

A.养血活血,温阳通络

B.疏肝养血,通络止痛

C.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D.养血温中,通络止痛

E.养血滋阴,通络止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血虚证: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能力自测模拟试题100道

【产后发热的中医病因、辨证论治】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小结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速记考点: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上文“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基础考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