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而此时,抓住重点、考点才是**的关键。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考点小结:胎黄”,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定义: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
病因病机
形成病理性胎黄的病因很多,主要为胎禀湿蕴,由于孕母素蕴湿盛或内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或因胎产之时,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邪毒所致。若孕母体弱多病,气血素亏,可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生后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寒湿阻滞。
还有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均可以形成本病。
临床诊断
1.黄疽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胆红素,黄疽指数显著增高。
3.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4.母子血型测定,检测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疽。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综合征应作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分证论治
1.湿热郁蒸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分析:此为阳黄证。湿热之邪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面目皆黄;热为阳邪,故黄疸色泽鲜明;热甚于内。故门渴唇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温阻滞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分析:寒属阴邪,湿性粘滞,寒湿内阻,肝胆疏泄失常,故黄疸晦暗,持久不退;寒湿中阻,脾阳不振,故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
3.气滞瘀积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分析:气滞血瘀,肝胆疏泄不畅,故黄色晦暗无华。瘀血内阻故右胁下结成痞块,质硬。血瘀内阻,血不循经,故见衄血、瘀斑。
治法:化瘀消积。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考点小结:胎黄”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