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越来越近,相信很多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都对“中医助理医师【肝胆病证】大纲考点:胁痛”的知识点小结感兴趣,记住考点考试不丢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点如下:
胁痛的定义: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胁痛的治疗原则: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胁痛的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
肝胆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
瘀血阻络证—治法:祛瘀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肝络失养证—治法: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
小编推荐: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常见的9个高频考点
“中医助理医师【肝胆病证】大纲考点:胁痛”的分享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