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越来越近,相信很多参加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都对“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小儿丹痧的辨证论治”的知识点小结感兴趣,记住考点考试不丢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点如下:
1.小儿丹痧的定义:丹痧也称烂喉痧、烂喉丹痧、疫疹、疫痧,是因感受痧毒之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时行疫病。
相当于西医的“猩红热”。
2.小儿丹痧的发病特点: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

6.丹痧的西医治疗:首选青霉素。
7.丹痧的预防:发现猩红热病人应及时隔离,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7~12天。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小儿丹痧的辨证论治”的分享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