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哪些部位针刺需特别注意深度与角度?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确实有一些特定的穴位和身体部位需要特别注意针刺的深度与角度,以避免损伤重要器官或结构。这些部位主要包括:
1. 胸部:胸部穴位如膻中、膺窗等,针刺时应严格控制深度,采用平刺法,以防伤及肺脏导致气胸。
2. 颈项部:颈部穴位如天突、扶突等处血管丰富且有重要神经分布,操作时需谨慎轻柔,避免损伤大血管或脊髓。
3. 腹部:腹部穴位如关元、中极等,针刺不宜过深,以免伤害内脏器官。
4. 臀部:臀部穴位如环跳、承扶等处有坐骨神经通过,施针时应注意避开该区域,防止损伤神经。
5. 靠近大血管的部位:例如曲池穴附近的肱动脉、足三里穴附近的胫前动脉,在这些位置进行针刺治疗时要小心不要穿透皮肤直接触及到血管。
6. 关节周围:关节附近穴位如膝眼等处,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操作不当易引起疼痛或损伤软组织,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当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针刺手法,确保安全有效地实施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