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被视为“娇脏”,主要是因为其位置和功能特性。首先,从解剖学角度看,肺位于胸腔内,是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因此,它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容易受到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的侵袭。其次,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和宣发肃降功能,具有清肃之性,喜润恶燥,不耐寒热。
具体来说:
1. 肺为华盖:位于五脏六腑之上,如同覆盖在其他内脏上面的一把伞,易受外邪侵扰。
2. 清虚之体:肺属金,性质清肃、洁净,适宜于温和湿润的环境,而对过于干燥或寒冷刺激很敏感。
3. 宣发与肃降:肺有宣散和下降两种作用,宣发即指将吸入的新鲜空气及津液向上向外散布;肃降则是指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并向下输送水谷精微。当外邪侵犯时,这两种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疾病发生。
4. 不耐寒热:肺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过冷或过热的气候条件都可能导致其功能失调。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好肺部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环境中,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