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针灸治疗呕吐时,常用的主穴包括以下几个:
1. 中脘(CV12):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此穴位是治疗胃腑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有很好的疗效。
2. 足三里(ST36):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是一个强壮保健的大穴,能调理脾胃功能,对因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特别有效。
3. 内关(PC6):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可以宽胸理气、降逆止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呕吐症状。
4. 公孙(SP4):在足大趾本节后约1寸处,当第一跖骨间隙中点赤白肉际。此穴位能够和胃降逆,对于脾胃不和引起的呕吐有良好效果。
5. 天枢(ST25):位于腹部,脐旁开2寸。天枢穴主要用于调治胃肠疾病,对饮食不当导致的急性呕吐尤为适宜。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食疗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