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具体如下:
1. 临床症状: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这种不适可能为隐痛、胀痛或者灼热感,餐后加重。部分患者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2. 体征: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如观察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痕,苔白腻;听诊时可听到胃区振水音等。
3. 辅助检查:
-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炎症情况,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可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检测(如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测定)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该菌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胃炎。
结合上述各方面信息,医生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选择检查项目,并参考现代医学的相关标准进行综合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