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重点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冲刺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重点”,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晋皇普谧 349个穴

6、唐代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

7、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8、北宋,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9、李学川《针灸逢源》361个穴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组成:内踝上8寸以上和以下经络分布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4、经络在躯干的分布

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 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侧面:足少阳胆经

5、奇经八脉:定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6、十五络脉定义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7、十二经别定义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离、入、出、合

8、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定义

9、气街、四海定义——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三、经络的作用

⑴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⑵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四、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五、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六、特定穴:名词解释及临床应用

七、经络各论:(特定穴的定位和主治一定背)

1、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2、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

3、四关穴:合谷,太冲

4、四弯穴:曲泽,委中

5、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昆仑、至阴。

八、毫针刺法

1、毫针基本操作技术中的双手进针法

2、毫针补泻

3、异常情况的处理(表现、处理和预防)

4、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5、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认真读那一大段)

6、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7、刺手、押手定义作用

8、进针角度

9、辅助手法分类

九、常用灸法

1、艾灸:⑴艾炷灸→直接灸→①瘢痕灸;②无瘢痕灸

艾炷灸→间接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④隔附子饼灸

⑵艾条灸:悬起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③回旋灸

悬起灸→实按灸→①太乙针灸;②雷火针灸

⑶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

⑷温灸器灸

2、隔物灸作用

3、施灸注意事项:

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

4、悬起灸、温针灸、雀啄灸、回旋灸名词解释

5、灸法的补泻

十、针灸临床治疗

头痛、落枕、眩晕、中风、面瘫、癃闭、月经不调痛经(重点记忆治法、主穴、配穴)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重点”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