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包括:
1. 左心室肥厚:由于主动脉瓣口面积减少,左心室在收缩期需要更大的力来克服瓣膜的阻力以将血液射入主动脉。长期的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变粗,引起向心性肥大。
2. 心腔扩张和功能下降:随着疾病进展,即使左心室已经发生显著肥厚,但其泵血效率仍可能逐渐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心腔扩大以及收缩功能减退。
3.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时,尽管左心室壁张力增加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但由于冠状动脉灌注主要发生在舒张期,而此时瓣膜狭窄使得舒张期时间缩短,从而影响到心脏自身的血液供给,造成心肌缺血。
4. 心内膜和心肌损伤:长期慢性缺氧可引起心内膜下纤维化及心肌细胞凋亡等现象,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
5. 血流动力学异常:主动脉瓣狭窄会引发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如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等,这些改变反过来又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脏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腔扩张、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内膜及心肌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