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功能衰竭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细胞减少或缺乏,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在
护理这类病人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感染的风险增加:由于白细胞数量下降,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发生感染。
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皮肤黏膜情况等,并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2. 出血倾向: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患者的牙龈、鼻腔及大小便颜色等情况,预防并及时处理出血问题。
3. 贫血相关症状管理:如疲劳无力、心悸气短等。应鼓励患者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
4. 心理支持:长期患病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并适时转介心理咨询师介入。
5. 药物使用指导与观察:针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
护士需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密切监测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6.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方面,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同时提醒患者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线,减少对骨髓的损害。
综上所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
护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采取个体化的
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