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感染在临床上也称为脓毒症或败血症,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抗生素使用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
1. 早期经验性治疗:一旦怀疑患者有全身性感染的可能,应尽早开始经验性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以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这要求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以及当地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和耐药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精准目标治疗:在获得病原学检查结果后(如血培养),应及时调整为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目标性抗菌药物,以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降低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并减轻对正常菌群的影响。
3.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生理状态及所选药物的特点确定合适的给药方式(如静脉注射或口服)和剂量。对于重症患者通常首选静脉途径快速达到有效浓度。
4. 评估疗效并适时停药:在开始治疗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并结合临床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情况稳定时,应考虑逐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直至完全停止,避免过度使用导致副作用或继发性问题。
5. 预防并发症和支持治疗:除了有效的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支持和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积极处理可能引发或加重脓毒症的各种因素(如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并采取措施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