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护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时,监测出血倾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DIC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其特点是全身微小血管中形成广泛的纤维蛋白血栓,这会导致消耗性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引发出血倾向。因此,及时有效的监测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监测措施:
1. 观察皮肤和黏膜:注意患者是否有新的瘀点、紫斑或瘀青出现,这些可能是皮下出血的表现。同时检查口腔、鼻腔等处有无出血。
2. 监测尿液颜色:如果出现血尿,表明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的出血情况。
3. 注意消化道症状:如呕血、便血等迹象可能提示胃肠道出血。
4. 记录输液及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抗凝治疗或使用了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相关不良反应。
5. 定期检测实验室指标:
- 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DIC活动的一个标志。
- 凝血功能测试,如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异常延长可能反映了凝血机制受损。
- D-二聚体水平:升高通常与纤溶系统的激活有关,在DIC中常见。
6. 监听患者主诉:如果患者抱怨头痛、视力模糊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性。
7. 保持沟通:与医生紧密合作,及时报告任何异常发现,并遵循医嘱调整
护理措施或治疗方案。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监测DIC患者的出血倾向,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