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
1.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A19-9等水平的变化,可以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经济且方便的检查手段,可用于初步筛查和评估肿瘤的大致位置及大小。
- CT(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是否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 MRI(磁共振成像)/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特别适用于观察胰腺内部结构及胆道系统的变化情况。
-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融合图像):不仅能够发现原发灶,还能评估全身转移状况。
3. 内镜检查:
- 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通过内镜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对比剂后进行X线摄片,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胰管和胆总管的情况。
- EUS(超声内镜):结合了内窥镜与超声技术的优点,可以从胃肠道内部近距离探查胰腺病变,对于小病灶的发现尤为有效。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当上述检查结果提示存在可疑病变时,通常需要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明确诊断。这可以通过经皮穿刺、内镜下取样或手术中直接取材等方式实现。
以上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