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管理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减少未来风险。具体原则包括:
1. 评估和监测病情: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情况,通过肺功能检测、症状日记等方法了解患者状况。
2. 避免触发因素:识别并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因素,如烟雾、尘螨、花粉等。
3. 药物治疗:
- 控制性药物用于长期预防和控制炎症反应,减少发作频率。常用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 缓解性药物主要用于迅速缓解急性症状,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4. 教育与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哮喘的知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和其他医疗设备,提高对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5.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在出现症状恶化时指导患者采取适当措施。
6. 定期随访: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病情的变化。
7.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或干预,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