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饮食,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肝脏负担过重。
2. 肝脏保护:采用药物如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进行保肝治疗,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但需注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在专业医师评估下可考虑抗病毒疗法。如HBV感染孕妇孕晚期可通过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HCV感染者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等方案。
4. 产科管理:密切监测母体和胎儿状况,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以及病毒DNA水平。分娩方式应综合考虑母婴安全因素及肝脏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尽量选择对母亲伤害最小的方式。产后继续观察产妇恢复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预防传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生儿感染,如HB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个人卫生教育,避免血液、体液直接接触等途径的传播风险。
总之,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情况下,需要多学科协作,个体化制定治疗计划,并注重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