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脑疝。常见的脑疝类型有三种:
1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疝):这是由于一侧大脑半球的颞叶通过小脑幕的自由缘下方移位到对侧的结果。这种类型的脑疝通常会导致同侧动眼神经受压,引起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
2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当后颅窝的压力超过前颅窝时,小脑扁桃体会被推向下方,穿过枕骨大孔。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延髓受压,进而影响生命中枢功能,如呼吸和心跳等。
3 大脑镰下疝:发生在大脑半球间压力差显著的情况下,一侧的额叶或顶叶可以通过大脑镰向对侧移动。这种类型的脑疝相对少见,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
以上三种是颅内压增高导致的主要脑疝类型,在临床
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