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也称为善终服务或安宁疗护,是指为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提供全面、支持性的照顾。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源阶段: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起源于1967年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托弗医院。由西西里·桑德斯博士创立,她认为应给予晚期疾病患者尊严和尊重,并强调精神、心理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2. 发展初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临终关怀理念逐渐被全球接受并推广开来。美国于1974年成立了第一家正式注册的临终关怀机构——康涅狄格州的“圣海伦斯之家”。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组织。
3. 法律法规支持: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障临终患者的权利。例如,美国1982年通过了《临终关怀法案》,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英国也在同年颁布了《善终
护理标准》。
4. 国际化与标准化: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临终关怀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代提出了“姑息治疗”的概念,并推动各国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
5. 当前状况:目前临终关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不仅限于医院内,还包括家庭、社区等多个层面。同时,专业人员培训、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
总之,临终关怀从一个边缘化的领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