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一旦疑似或确诊为化脓性骨髓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抗生素的应用: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给药,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疗程一般较长,需持续至炎症完全消退后1-2周,具体时间应遵医嘱。
3. 手术治疗:对于有脓肿形成、死骨或窦道等情况者,需要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内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积脓,并充分引流。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
4. 支持疗法与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的尽早恢复。
5.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总之,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