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术后的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步实施。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建议:
1. 早期活动:术后初期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收缩训练。
2. 关节活动度练习: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做关节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辅助及主动运动,以保持或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3. 肌力增强训练:当骨折部位稳定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桥式运动等,但需遵循渐进原则,从低强度开始,逐步提高负荷量。
4. 平衡协调性练习:随着肌力的恢复,可加入平衡板站立、单脚站立等平衡协调能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
5. 步行训练:当患者能够承受体重时,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进行步行训练。初期可能需要使用拐杖或者助行架减轻患肢负担,并逐步过渡到正常步态。
6. 心理支持与教育:功能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感,因此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向其解释康复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消除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心理。
最后强调一点,在整个康复期间都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恢复状况,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疼痛加剧、肿胀不消等),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