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常见辅助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影像学检查:这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胸部X线片、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其中,CT可以提供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对于发现小病灶特别有用;而PET-CT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还能评估其代谢活性,对判断良恶性及分期有重要价值。
2. 痰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患者清晨的第一口痰液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寻找癌细胞。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较低。
3. 支气管镜检查:利用纤细柔软的纤维支气管镜直接进入呼吸道内部取活组织或刷片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及位置。
4.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用细针穿过胸壁到达疑似病变部位获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此方法适用于外周型肺癌的诊断。
5. 血液检测:虽然血液中没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可以确诊肺癌,但某些指标如CEA(癌胚抗原)、CYFRA21-1等可能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
6. 基因检测:对于部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进行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意义重大,因为这关系到靶向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以上各种检查手段各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