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致病微生物入侵: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的侵入。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引发感染。
2. 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咳嗽反射和纤毛清除作用等物理屏障以及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来抵御外来病原体。但若因各种原因导致这些防御机制失效,则会增加患病风险。
3. 炎症反应:当致病微生物成功突破上述防线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白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炎性介质被激活并聚集到感染部位,试图消灭入侵者。然而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损伤正常肺组织,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4. 肺泡内液体积聚:随着病情发展,受损的肺泡壁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中的水分和蛋白质渗出至肺泡腔内形成渗出液,影响气体交换效率,造成低氧血症等症状。
5. 组织修复与纤维化:在炎症后期,机体启动修复过程以恢复受损组织结构。但若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活跃,则可能导致瘢痕组织形成(即肺纤维化),进一步损害肺功能。
综上所述,肺炎的发病是一个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免疫应答及病理生理变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