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肾脏血流量减少或血压下降时,肾小球旁器会分泌一种叫做肾素的酶进入血液。肾素可以将肝脏产生的无活性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随后,在肺、血管等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I被进一步转换为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
血管紧张素II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1. 直接作用:它能直接引起全身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2. 促进水钠潴留:血管紧张素II还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后者可增强肾脏对钠离子和水分的重吸收,进一步提高血容量及血压水平。
3.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此外,血管紧张素II还可以激活中枢和外周的交感神经活动,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以及小动脉持续性收缩,这些都会加重高血压症状。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疾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活化是推动血压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上常用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阻断这一系统的作用,达到降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