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肝脏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其主要诱因包括:
1. 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大量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增加肝脏负担,使血氨水平升高。
2. 感染:如自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等,感染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产氨增多。
3.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低钾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排泄氨减少而重吸收增加,血氨浓度升高;高血钠或低血容量亦可加重肝功能损害。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麻醉药及利尿剂等可能影响肝脏代谢能力或者直接损伤脑细胞。
5. 高蛋白饮食: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导致体内产氨增加,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来说尤为危险。
6. 便秘或腹泻:肠道内细菌活动增强,产生更多毒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中。
7. 大量利尿和放腹水:可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及肾前性氮质血症,从而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8. 其他因素:如外科手术、创伤、分娩等应激状态也可能成为诱因。此外,长期饮酒者更容易发生肝性脑病。
了解这些诱因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