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病人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微的损伤可能只是感到局部不适或轻度疼痛,而严重的损伤则可能导致剧烈疼痛。
2. 肿胀和淤血:受伤部位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血管受损后血液渗出到组织间隙所致。同时,皮肤下可能出现青紫色的淤斑,这是由于红细胞破裂导致的皮下出血现象。
3. 功能障碍:根据损伤的具体位置及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或丧失,如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肌肉力量下降等。
4. 伤口:开放性损伤会有明显的皮肤破损,闭合性损伤则没有外部可见的创面。对于有异物刺入的情况,还可能存在残留于体内的异物。
5. 畸形:骨折或脱位等情况可能导致肢体形态异常,如短缩、旋转等。
6. 休克症状:严重创伤可引起急性循环衰竭即休克状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7. 其他非特异性反应:包括发热(尤其是合并感染时)、出汗增多、恶心呕吐等。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