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职称 > 精华问答 > 正文

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热点内容推荐

主管护师每日一练> 立即了解课程详情>
考试政策详细解读> 精编资料免费下载>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疾病可引起大面积的心肌损伤或坏死,使心肌的收缩能力显著减弱,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2. 前负荷减少:前负荷是指心脏舒张末期容量,当急性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情况出现时,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左室充盈不足,进一步影响心脏射血量。
3. 后负荷增加:后负荷即外周血管阻力。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因素会使心肌需克服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泵出体外,加重了心脏负担,降低其有效输出量。
4. 心律失常:快速型或缓慢型的心律失常均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过程,导致心排血量下降。
5. 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在休克状态下,机体为了维持重要脏器灌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代偿机制。但这些变化若持续存在,则可能造成微循环障碍、细胞功能受损等问题,反而加重了病情。

综上所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2026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