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消毒是确保手术环境无菌,减少术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层流净化技术:通过高效过滤器对进入手术室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99.97%以上的0.3微米颗粒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2.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在无人时开启紫外线灯对手术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照射消毒。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使用时需确保手术室内无人员活动。
3. 化学熏蒸法:主要是在夜间或非工作时间将一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等)释放到密闭空间中,通过其挥发气体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达到灭菌效果。此方法操作复杂且有一定毒性风险,现已较少使用。
4. 臭氧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在无人情况下开启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整个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
5. 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通过负离子与空气中的微粒结合形成较大颗粒沉降下来,从而去除悬浮在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
6. 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基团破坏细菌、病毒的细胞壁或包膜结构,实现杀菌效果。
以上就是目前常见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