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这些基础疾病主要包括: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它们会导致肺部组织损伤,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影响到心脏的右心室。
2. 支气管扩张症:这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感染、咳血为特征的疾病,长期发展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3. 间质性肺病:这是一组影响肺泡壁和周围组织疾病的总称,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这些病变同样能造成气体交换障碍及肺血管压力升高。
4. 肺尘埃沉着症(尘肺):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可导致肺部慢性炎症反应,形成瘢痕组织,影响呼吸功能,并可能引发右心衰竭。
5. 先天性或获得性的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这些因素直接损害了肺循环系统,造成心脏负担加重。
6. 长期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夜间反复出现的低氧状态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
以上各种情况均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具体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