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颅内压是神经科和重症监护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处理儿童患者时。主要的
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位管理:保持患儿头部抬高30度左右,这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脑血容量,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2. 呼吸道管理: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正常的PaCO2水平(通常在35-45mmHg),避免过度换气导致的血管收缩和颅内压升高。
3. 温度控制: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儿,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措施,因为体温升高会增加脑代谢率及氧耗量,进而可能加剧颅内高压状态。
4. 液体管理:合理安排输液计划,避免过度补液引起脑水肿加重。同时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情况。
5. 药物治疗配合: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如20%甘露醇)、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肿胀程度;使用镇静止痛药减少患儿躁动,降低颅内压力。
6. 监测与评估: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神经系统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7.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癫痫发作迹象,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以上这些
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灵活调整,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