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泵血和/或呼吸功能丧失,导致血液循环中断的一种紧急情况。其常见原因包括:
1. 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2. 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肺部感染(如肺炎)、肺栓塞、哮喘持续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病晚期等。
3.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脑卒中、颅内出血或肿瘤压迫呼吸控制中心等。
4. 电解质紊乱:钾、钠、钙等重要离子水平异常,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
5. 药物过量或中毒:包括镇静剂、麻醉药、毒品及某些处方药物的不当使用。
6. 外伤:严重的胸部创伤导致心包填塞或者大量失血性休克。
7. 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8. 感染性疾病引发的脓毒性休克。
9. 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脏器官或手术后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