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回盲部。在诊断肠结核时,除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外,还需要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
1.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2. 红细胞沉降率(ESR):大多数活动性肠结核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会加快,但该指标缺乏特异性。
3. 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结果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需要注意的是,此试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中可能呈假阴性反应。
4. 胸部X线检查:约有1/3的肠结核患者伴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因此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其他潜在的感染灶。
5. 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手段。通过内窥镜观察病灶,并取材进行细菌培养、抗酸染色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6. CT扫描或MRI:对于评估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能帮助排除其他疾病如克罗恩病等。
7. 粪便检查:查找结核杆菌,但阳性率较低。
8. 免疫学检测:如T-SPOT.TB试验,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之一。
以上这些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肠结核的确诊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