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尿液变化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尿量的变化:注意记录24小时尿、夜尿或每次排尿的具体量。急性期可能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
2. 颜色和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且清澈透明。肾炎患儿的尿液可能颜色加深,呈现茶色或者洗肉水样的浑浊状态。
3. 蛋白质含量:通过检测尿蛋白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通常使用试纸法初步判断,必要时还需做定量分析。
4. 红细胞和管型: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及各种类型的管型(如颗粒状、透明等),这些是肾小球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
5. 比重测定:急性期由于肾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尿比重降低。
6. 其他指标:包括尿pH值、尿糖等,虽然不是直接反映肾炎情况的指标,但也能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在观察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并定期复查对比,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如果遇到难以解释的变化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寻求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