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和液体本身: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微粒,如药品原料、辅料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此外,药液储存容器(例如玻璃瓶或塑料瓶)也可能释放出一些微粒。
2. 输液器具: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在制造、包装及使用过程中的污染也是重要的微粒来源之一。比如橡胶塞子、导管材料老化产生的碎片等。
3. 操作不当:医护人员在配制药物和进行输液操作时,如果无菌技术不严格或者操作程序不合理,则可能将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细菌等带入药液中形成微粒。
4. 环境因素:医院内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微生物等,在开放性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落入液体中成为污染源。
5. 输液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如不同药物混合后可能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新的固体颗粒;长时间输注导致容器材质降解产生微粒等。
因此,为了减少输液微粒对患者的潜在危害,需要从源头控制好药品质量,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并且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无菌操作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医院环境条件,降低外源性污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