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时,进行氧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正确的氧疗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在实施氧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持续低流量吸氧: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通常推荐使用持续低流量(1-2升/分钟)的方式给予氧气,以避免过度通气导致的二氧化碳潴留。这是因为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驱动力往往依赖于缺氧刺激,如果突然提高氧浓度,可能会抑制这种呼吸驱动力。
2. 保持适宜的血氧饱和度:理想的血氧饱和度(SpO2)范围应在88%-92%之间。过高的氧气浓度不仅不能带来额外的好处,反而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在实施氧疗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氧流量。
3. 注意湿化和加温:长期吸氧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干燥,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给予氧气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使用湿化器为吸入的气体提供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保护气道黏膜。
4. 定期评估病情变化:在进行氧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呼吸情况等,并及时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出相应处理。
5.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向慢阻肺病人及其家属普及正确的氧疗知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氧气设备,同时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综上所述,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氧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氧疗方式,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和
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