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是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一个重要机制。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其解毒能力下降,特别是对于来自肠道的有毒物质如氨的清除减少。正常情况下,氨主要由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并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被转化为尿素等无害物质排出体外。
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由于肝功能不全或门体分流(即血液绕过了肝脏直接进入了大循环),导致大量的氨未能经过有效的解毒过程而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高浓度的氨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在那里干扰神经细胞的功能,包括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代谢、能量代谢障碍等,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等。
此外,氨还可能通过增加谷氨酸水平或减少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来增强兴奋性毒性作用,进一步损伤脑细胞。因此,在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控制血氨水平是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